在不久前參與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活動中,有外地媒體對我提出疑問,怎麼十一月澳門還會有颱風來襲?我只能無奈以笑回應,稱這不過是“特殊情況”。通常情況下,十一月的澳門已進入秋冬季節,天空晴朗,氣候宜人,正
在體育界,運動員們往往為了夢想和榮耀,在賽場上拚盡全力。然而,背後的體育會運作卻並非如所想的秉公辦事。很多國家地區的體育會都存在著所謂的“山頭文化”,這種文化往往導致運動員的利益被犧牲,甚至遭遇不公平
上次我們提到,澳門運動員許朗向國際聾人體育委員會(ICSD)申請成為最新的聽障女子半程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過程中遭遇了一些阻礙,並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幫助介入。然而,最新消息顯示,事情出現了逆轉。世界紀
澳門「鐵娘子」許朗之前在網上大呻,指去年她在澳門銀河馬拉松,跑出1:24:34新的聽障女子半馬世界紀錄(1:27:25),待到今年4月份經國際聽障體育會回覆同意可以申請相關世界紀錄,於是她向澳門田總
日前與香港的朋友講開,其實兩地的政策制定方向,可謂大同小異。先撇除甚麼外行或內行之說,大體上領導的目光可能最遠不過十年,有些甚至只會想著眼前這計劃是否可以放得上枱,讓大家看著個計劃,感到滿意就是,具體
之前提到在澳門發展體育項目,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從大環境大氣候是否適宜這項運動,也是很重要。然後加上總會當個中間調控人主理一下,家長們的合作亦是不可或缺的。很多看來似乎在澳門可以發展得好的項目,其實
自從有了大灣區這個概念之後,也就憧憬著澳門可以靠著這個勢頭,在這個地少人也不算多的地方,找到更多的體育資源。像是找到訓練的場地、更多的參加者、更多的賽事……這些對於振興一個項目皆十分有意義。像近期澳
近期香港學界體育有兩宗新聞,其一是某家傳統足球強校,校長出來宣告因為某前負責學界運動報名的老師離職但沒有交待清楚工作,致使學校錯過了報名時間,至少會讓原來是最高級別參賽的學生們,有可能損失兩年參賽的機
日前看到澳門立法會議員林宇滔就本澳的體育資源大幅下調,明列著:「《體育發展基金》及《體育基金》公佈的資料,關於給予私人及私立機構的財政資助,2014年的資助已有1.96億元,其後五年的資助金額亦在1.
體育圈的狂迷現象,以十七歲的奧運跳水冠軍全紅嬋為例,確實給體育明星帶來了不小的困擾。從新聞中可以看到,全紅嬋在回鄉探親時,遭遇了大量遊客的圍觀,甚至被逼得親自出面喊話請求休息。這種現象不僅影響了全紅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