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拳擊賽場的性別爭議曾被無端捲入政治漩渦,實則問題核心簡單明瞭:賽事需明確篩選標準,參與者遵守並配合檢驗。但現實中,不僅有選手因爭議未戰先降,更有變性運動員與天然女性同場競技的亂象,這些都嚴重違
時已七月,本年度剩餘半年時間裏,澳門各項體育盛事正密鑼緊鼓地籌備中。除了即將舉辦的乒乓球、羽毛球等國際級賽事,全國性的全運會更是備受關注的焦點。氣排球隊上屆全運取得佳績 上屆全運會中,澳門男子氣排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體育賽事場內的音樂?上個星期看到香港飛標隊闖入世界盃八強,替人家歡喜之餘,從網上片段可見到,港隊選手入場時以一首「家燕姐」的《皆大歡喜》主題曲作為背景音樂進場,或者賽事現場人士
當世界女排聯賽的賽程表公佈時,澳門排球迷的目光再次掠過熟悉的城市名單——繼去年在銀河綜藝館重啟賽事後,今年澳門遺憾失去主辦資格,取而代之的是首次加入的北京站。在微微的失落之後,身為小市民也許並不理解
在體育的世界,澳門在各個範疇的表現未必很亮眼,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原來「澳門」這個名字,在內地是如此有吸引力,甚至讓很多非澳門人趨之若鶩,並不惜在網上傳出假消息,吹噓自己是澳門代表隊。「小紅書」
還記得在巴黎奧運會女子66公斤級拳擊決賽中,阿爾及利亞選手卡莉芙(Imane Khelif)的勝利引發軒然大波。賽後流出的染色體檢測報告顯示,她的核型為"46,XY"(男性),但國際奧會仍允許她以
距離粵港澳聯合主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僅剩半年,澳門各項測試賽已陸續展開。測試賽作為正賽的「壓力測試」,旨在檢驗賽事組織、場館運作、交通配套等環節的流暢度。然而,隨著賽事規模擴大,部分潛在問題仍需提
日前一則家長對澳門青少年羽毛球賽的吐槽帖引發關注。這位家長以親身經歷,道出了賽事中裁判不專業帶來的諸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賽事現狀。新手裁判應予增援家長在帖子中提到,自己前往澳門蛋觀看青少年羽毛球
自從當年澳門一口氣舉辦三個綜合運動會後,特區政府似乎都未有再辦「試運比賽」,試運賽事顧名思義為了要讓正式比賽時更順利,良好涵接賽事中的各個部份,不得不演練一次。當然以澳門歷年來辦過眾多賽事的經驗來
澳門辦的長者運動日差不多二十年,換言之我們記者們亦跟進了這項活動有些日子,在今屆猛然發現,原來參賽門檻卻是1974年或以前出生即可,難怪現場可見好些明明年青力壯的參加者,也許都是50出頭,這年頭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