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體育強市建設規劃2024—2035》 提出推動粵港澳聯合申辦世界盃

    隨著《廣州市體育強市建設規劃(2024—2035 年)》明確提出推動粵港澳聯合申辦世界盃,這一設想正從概念走向實質探索。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已表態持開放態度,而澳門作為大灣區重要一員,其獨特的辦賽經驗與潛力,為這一跨區域合作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提升國際影響力 深化區域協同

    從申辦動機來看,三地聯合不僅能整合體育產業資源、提升國際影響力,更能以賽事為紐帶深化區域協同。廣州的規劃中強調規則互通、標準互認和資源分享”,這恰好契合澳門長期參與國際賽事積累的經驗—這座城市曾成功舉辦東亞運動會、亞洲室內運動會及葡語系運動會,在大型綜合賽事的組織協調、服務保障等方面已形成成熟模式。今年與粵港聯合承辦全運會,更成為檢驗三地協作能力的重要里程碑。

澳門或可承擔一兩個場館賽事任務

    回看澳門的實際條件,儘管城市規模有限,但在世界盃申辦中仍能找到精准定位。按照賽事需求,澳門或可承擔一至兩個場館的賽事任務。目前的澳門運動場雖要評估是否符合國際足聯標準,但參考2030年的時間節點,未來四年內新建或改造出一座符合要求的專業足球場並非難事。相較於部分易受漏水、水浸影響的綜合體育設施,足球場的基建要求相對明確,技術門檻更易達成。

參與聯合申辦絕非空談

    更關鍵的是,足球在澳門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球迷入場觀賽的熱情為賽事氛圍提供了天然保障。這種民間層面的支持,與官方的辦賽能力形成呼應,讓澳門參與聯合申辦絕非空談。正如在網上看到的整體輿情分析,大灣區完善的基礎設施與國際資源本就具備申辦潛力,而澳門的加入,既能豐富賽事的地域文化層次,也能通過一國兩制”下的獨特經驗,為國際賽事的多元協作提供新樣本。

走向現實仍需突破諸多細節

    當然,從設想走向現實仍需突破諸多細節:場館標準的銜接、跨區域票務系統的整合、球迷服務的統一規範等,都需要三地在規則層面進一步磨合。但可以肯定的是,澳門並非申辦中的短板”,而是能以自身優勢為粵港澳聯合申辦注入獨特價值的重要一環,具體合作情況或者仍要看今年十五運磨合下大家的合作體驗如何再作定論。

--- 雲飛揚 ---

 COVER(洋洋)5.jpg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