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多元化發展浪潮下 桌球運動推廣開闢新路徑

    在體育多元化發展的浪潮下,桌球運動正逐漸褪去往日的陳舊標籤,展現出全新活力。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一項舉措,為桌球運動的推廣開闢了新路徑,這也為澳門在該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借鑒。

放寬進入措施 推動桌球發展

    香港康文署早於今年 2 25 日起接受持牌桌球館申請放寬青少年入場限制。在綜合考量申請桌球館的營運狀況、周邊環境、檢控吸煙數位,以及推廣桌球運動的設備與活動等因素後,接納了九間桌球館的申請。具體放寬措施包括:將青少年進館的最低年齡限制從 16 歲下調至 8 歲;允許穿著校服人士進館;把限制青少年進館的時間,由晚上 8 時至翌日早上 10 時,縮短為晚上 11 時至翌日早上 7 。這一系列調整,旨在鼓勵更多青少年接觸桌球運動,推動本地桌球運動的發展。

讓家長看法有所改觀

    反觀澳門,桌球運動長期面臨“污名化”困境。過去,澳門許多桌球室環境欠佳,龍蛇混雜,在室內允許吸煙的時期,桌球室內更是煙霧彌漫,這樣的環境自然讓家長們對孩子涉足其中顧慮重重。然而,時代在變遷,如今澳門實施室內禁煙,桌球運動也朝著職業化大步邁進。從國外到內地,眾多桌球明星的崛起,讓家長們對這項運動的看法有所改觀。並且,越來越多的賽事舉辦,使得大眾能近距離感受桌球運動的魅力,清晰認識到其本質與不良行為毫無關聯。

全面發展 需政府作主導

    從長遠來看,桌球運動在澳門的全面發展,迫切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政府可參考香港的做法,重新審視並調整相關政策。例如,適當放寬青少年進入桌球室的年齡限制,為青少年接觸桌球創造更多機會;加強對桌球室的規範管理,改善場所環境,消除大眾對桌球室的不良印象;在社區或學校推廣桌球運動,組織相關培訓與賽事,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

    香港放寬青少年進入桌球館限制的改革,為澳門提供了範例。期待澳門政府能夠積極行動,帶頭改變大眾對桌球運動的看法,助力為澳門的體育多元發展帶來正面的舉動。

--- 雲飛揚 ---

 COVER(洋洋)6.jpg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