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雨玲在WTT美國大滿貫女單決賽中以4:2逆轉擊敗中國選手陳熠時,也許未必有太多澳門市民知道此事,直到各方面的新聞出來,我們才發現這名身上縫有澳門區旗的女單冠軍,為澳門在乒乓球項目寫下新的一頁。五年前因癌症停賽,朱雨玲這名國家隊主力,從退役讀博到以澳門“高端人才”身份重返賽場,她的奪冠不僅是個人抗癌故事的續寫,更成為中國乒乓球“海外軍團”在澳門地區的標誌性突破。
因病退出國家隊
簡述一下朱雨玲的運動生涯,突然在2019年開始病發,翌年被確診癌症,被迫退出國家隊,連觀看比賽都成了奢望。「那段時間完全脫離了賽場,以為再也回不來了。」她在4月的一次採訪中坦言。
朱雨玲小學時期已搬到珠海,毗鄰澳門。2023 年,澳門公佈「人才引進計劃」,她說父母很早以前就想安排她移居澳門,「那邊的待遇、政策都會好一些」。結果她在 23 年申請,24 年就取得澳門身分證。
移民澳門後重啟訓練
移民澳門後,她意外獲得WTT澳門站外卡,重啟系統訓練。從年初世界排名第14到奪冠後躍升至第6,短短一年,她用一場逆轉戰宣告回歸——決賽先失兩局的絕境中,她憑藉過往國家隊生涯錘煉的心理素質穩住陣腳,最終拿下澳門乒乓球史上罕見的國際大賽冠軍。
中國乒圈的「養狼計劃」
中國乒乓球圈的「養狼計劃」,或多或少有助眾多乒乓球好手移居全球,過去30年,中國向全球輸出超200名選手,其中港澳地區是重要分支:香港隊引入約30名內地選手,李靜、高禮澤、姜華珺等為香港立下不少汗馬功勞;而澳門此前僅約5名內地轉籍選手,然而在國際賽事中鮮有亮眼表現,堪稱“海外軍團”裡的“遲到者”。
澳門其他項目還機會嗎 ?
少有人選擇到澳門,或者與澳門選手未能取得奧運會資格有關,或多或少限制了他們的發展。然而這次朱雨玲的奪冠,也許是突破的關口。澳門過去因為體育資源有限,在不同項目亦不過是零星的成績,沒有為整體的發展和突破作出準備或安排,然而既然當「高端人才」都可以在澳門「造個好夢」,特區政府過去辜負了不少人的熱血和希望,但這一次呢?已經去到世界級的水平,還會受到冷待嗎?連帶和順勢之下,澳門其他項目,是否還會有機會得到政府或多或少的滋潤和輔助嗎?
--- 雲飛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