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兩項國際大型賽事在澳行 國際高球賽十公里跑齊齊亮相

兩項大型賽事這個星期同時間舉行,國際十公里長跑賽,以及高爾夫球國際系列賽澳門站,同樣地周日上演,各自匯聚頂級運動員參與,其中亞洲職業高爾夫球巡迴賽國際系列賽,首次將澳門列為其中一站,由周四已開始,一連四日在高爾夫球鄉村俱樂部角逐,周日進行最後一日激鬥,而且總獎金更高達二百萬美元,接近一千六百萬澳門元;參賽球手都是『大有來頭』,其中包括大滿貫得主、曾六奪亞巡賽錦標的西班牙球手加西亞、杭州亞運冠軍香港許龍一等,所以這項巨額獎金為主賽事,吸引力和觀賞性十足;至於國際十公里長跑賽,周日早上在西灣湖廣場起跑,途徑科學館、西灣大橋,最後返回澳門運動場衝線;十公里七千人加歡樂跑三千名額,共一萬名參賽者,肯定非常熱鬧,為澳門繼國際馬拉松傳統盛事後,在恆常上半年也能慢慢建立、營造另一國際『品牌』跑步大型活動。

為本地運動員提供機會

雖然如此,本地體壇相關比賽和活動,仍是體育人最關心和關係最密切的,即使水平沒有國際賽那麼高,但因為當中有自己喜愛和熟悉運動員臉孔,這才是最親切,又或者是有『共鳴感』,例如上述提及國際十公里賽,各地有實力跑手參與同時,也有本地一班跑步愛好者,縱使實力或存在很大差距,又不能與他們競爭前列位置,但仍然可與本地一班跑手同場角逐、互相推動,也可感受國際跑手的水平,所以為何會更有投入感;當然不是每項賽事都可容許本地運動員共同參與,但環顧世界各地,即使是正規巡迴賽或計分賽,會有『外卡』名額給予東道主運動員,何況個別是邀請賽時,應有條件和空間去思考這問題,相關主辦單位或政府體育部門和總會,更應大力去促成,為本地運動員提供機會。

不要有『獻醜不如藏拙』心態

明白有時或會出現實力比較懸殊,但大家是明白的,只要相關項目選出本澳最高水平代表,盡了力輸都無可厚非,結果反而其次,最重要在自家門前有展現舞台;有時可能考慮到,擔心比分會『好失禮』,倒不如不要『獻醜不如藏拙』,無謂令主辦單位或東道主尷尬,如果是這種心態的話,希望不是,本地運動員不知要等到何時,才具備一定實力先可參與到這些比賽?反而從兩方面去想想,首先若有自身運動員或隊伍,可出席澳門舉辦的國際賽或邀請賽,一來可促進相關體育項目發展和推動,特別對運動員更是有刺激作用,對恆常訓練和個人運動生涯目標也如是,更重要是從高水平比賽,有難得磨練機會;其次第二方面,如賽事有澳門運動員身影,相信會增加本地觀眾投入感,若成績有驚喜的話,對凝聚體育氛圍和市民對體育支持,同樣有正面作用。

爭取本地選手『開綠燈』

就上述談及的問題,知道過程有眾多技術性問題要解決,例如相關體育項目國際聯會,是否可『通容』或『開綠燈』給予澳門有這個空間這樣做?不過即使再難,從上述探討和考慮,應努力嘗試爭取,畢竟今年相信還有很多國際體育盛事,會陸續在本澳舉行。

--- 頂爺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