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受感染的人 反而成為了異類

澳門經過這一波疫情的衝擊,亦已經跟隨內地和香港的步伐,儘量地打開大門,便利大家流通往來。放眼外來人士,不用核酸檢測、不用任何健康申報,就可以進來澳門,但在本地很多方面仍然是相當保守,以及欠缺科學邏輯。

到底是怕什麼呢?

像是那些一直沒有受感染的人,反而現在成為了異類。聞說不少學校都要求那些沒有感染過的學生,每天都要先進行快測,然後才可以上課。到底是怕什麼呢?既然學校內大部份師生都已經受過感染,大家亦明白到正常在短期內不會受第2次感染,又何必如此苛刻對待那些屬於少數的未感染人士?

為求穩陣  叫停所有體訓

另外因為坊間有傳聞,說康復以後儘量不要做劇烈運動,以免會發生猝死。於是政府相關的部門為求穩陣,亦叫停所有體育訓練,特別是學生方面,不少學界訓練都已經被叫停,估計最快要到2月或以後才開始。

須理性理解康復後如何做運動

澳門已經被封鎖三年,現在要再多等幾個月,相信官員們的思維方向,這些時間的損失就不是問題,然而之後如何追得上外界的進度?為何這三年以來,我們明明可以觀察到外界的抗疫情況,知悉從受感染的開始、經過以及康復後情況,何以仍然會對那些得到專業教練主導的訓練團隊不予信任?我真心想問到底他們自己又有沒有在康復後做運動?抑或應該問他們從過去到現在,有沒有所謂的運動習慣?在澳門可以辦過很多不同模式的體育賽事,有這樣多參與體育運動的機會,到如今仍存在這種康復後不要做運動,而不是理性地理解何謂高強度運動,何謂一般正常的體育鍛練,最好讓他們多多瞭體體育的功能,而不是純粹讓他們出來頒個獎,拍張照的機會。

--- 雲飛揚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