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無二至,禍不單行」有時未必一定

    「福無二至,禍不單行有時未必一定,澳門短跑近月就「福有二至」,繼陳建華3月、4月接連打破了封塵二十多、三十年的男子二百米、一百米澳門紀錄後,女飛人呂艷蘭 巾幗不讓鬚眉,日前在廣州田徑賽中,一口氣刷新自己保持的一百米及二百米澳門紀錄。

「福至」哪有這麼簡單?

    剛才説破澳門紀錄,福無二至今朝至,一個「福」字可以多解,但體育世界中的「福」哪有這麼簡單?背後充滿了汗水及堅持,幸運不是必然的。陳、呂難能可貴之處是「返回常態」,大學生涯應發光發熱。還記得筆者之前寫過,大學本是運動員生涯的上升期甚至黃金期、收成期,偏偏澳門是「收山期」很多年青選手逼著在求學、工作、運動之間作抉擇,而運動多是輸家。澳門男、女飛人接連打破澳門紀錄,釋放了很多正面訊息,也起了示範作用。人生可有不同選擇,學業與運動可以雙線並行,不一定三選一或者二選一,只過程會非常艱辛。

慶幸仍有人緊抱夢想  勇於追求

    坦白說,田徑絕對是大項,惟不是澳門當局眼中的「重點項目」,得到的整體支援並不足夠,可能計其絕對資源、金額在芸芸項目中算好,但平均一除,人均數字大家心照。事實上,田徑發展已相當成熟,也是各國各地兵家必爭之地,專業化、科學化程度極高,就算傾中國全國之力也難在熱門單項如一百米、馬拉松、跳高、跳遠等中,爭取到好名次或長期保持到佳績,作為業餘體育的澳門更可用天方夜譚去形容,若按當局的精英運動員計劃的標準去衡量,難入其門。無疑,體局近年也為不同項目推出了不同的支援計劃,情況比之前好一點,但算盤打落,其實也不過爾爾。澳門應該慶幸如此惡劣的訓練環境下,仍有人緊抱夢想,勇於追求,政府支持的力度可否大一些?

--- 甄慶悅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