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情深厚誼 全運似畫如詩 歡迎來賓抵澳時 續寫美好故事

「珍惜來之不易,感恩祖國情誼。三地聯辦聚相知,人生充滿意義。灣區情深厚誼,全運似畫如詩。歡迎來賓抵澳時,續寫美好故事」。

回顧各屆全運主辦地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119日至1121日共13天假廣東、香港、澳門隆重舉行。翻閱案頭資料,第一屆全運會1959年由北京市主辦:第二屆1965年、第三屆1975年和第四屆1979年同樣在北京市舉行;第五屆1983上海市主辦;第六屆1987年由廣東省主辦;第七屆1993年由北京市主辦;第八屆1997年由上海市主辦;第九屆2001年由廣東省主辦;第十屆2005年由江蘇省主辦;第十一屆2009年由山東省主辦;第十二屆2013年由遼寧省主辦;第十三屆2017年由天津市主辦;第十四屆2019年由陝西省主辦;第十五屆2025年由廣東/香港/澳門合辦;第十六屆2029年將由湖南省主辦。

「開放共享、攜手並進」為主題

    十五運和殘特奧日前在廣州以「開放共享、攜手並進」為主題,由十五運廣東賽區執委會、香港賽區統籌辦、澳門賽區籌備辦介紹賽事各項籌備工作進展。十五運組委會辦公室主任黃明忠指出,廣東、香港、澳門共同承辦全國性運動會,是踐行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重要舉措,聯辦全運會的模式具有開創性。聯絡會議每兩月舉行一次,首席聯絡官兩周一會,聯絡員每日溝通,二十個聯合工作組定期會商。通過高密度的溝通協商,粵港澳在包括:跨境賽事、口岸通關、人車證件、食品安全、綠色辦賽及賽事日程等六大重點領域達成共識,共同探索出「三地三同」的「同頻溝通、同心決策、同步執行」的聯合辦賽模式。

「雙向奔赴、共用盛會」

    十五運和殘特奧港澳工作協調部副部長張志華透露,預計內地前往港澳的十五運參賽人員超過六千人,港澳到內地參賽人員超過三千人,是港澳來內地參賽和內地赴港澳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可說是「雙向奔赴、共用盛會」。「口岸就是賽道,通關連接民心」,傳遞東道主熱情。廣東在口岸對參賽代表團設立「專用通道」,代表團可「團進團出」、「即到即走」。對持票觀眾開通「綠色通道」,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憑賽事門票還可「急事急辦」,實現「一證在手,說走就走」,共用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橫琴口岸設「免出示證件」通道,屆時直接「刷臉」通關,感受「粵港澳一路通,大灣區一家親」的便利和熱情。

特區政府全力以赴

    澳門賽區籌備辦公室主任潘永權透露,澳門賽區正按計劃推進十五運賽事相關的配套工作,特區政府將全力以赴,確保全運會圓滿舉行,為全國人民呈現一場精彩的體育盛宴。潘永權表示,澳門賽區穩步推進各項籌備工作,包括在五月及六月順利完成五個項目的運行測試,效果符合預期。透過對賽事組織各環節作全方位檢驗,包括口岸通關、人員接待、場地設施、競賽組織、觀眾入場指引、媒體動線及醫務救護等,提高各單位間的協作能力,透過測試累積寶貴的實戰經驗。測試後對各環節總結、檢討和完善,作出優化。澳門在八月將繼續按照正賽流程,進行殘特奧會兩項羽毛球比賽的運行測試,汲取經驗完善各細節,確保十五運和殘特奧圓滿舉行。

澳賽區「全民全運,你我參與」為目標

    潘永權表示,澳門賽區將承辦全運及殘特奧會的七個比賽項目,包括乒乓球、女排、五人及三人籃球,空手道及兩項殘特奧會羽毛球項目,特區政府和休閒企業的七個比賽場館已做好準備工作。澳門賽區以「全民全運你我參與」為目標,與全澳社會各界聯手做好賽事的組織工作,營造出全民全運的城市氛圍。

「全民全運聚溫馨,你我參與重感情。攜手同行粵港澳,預祝成功是心聲」。

--- ---

COVER(漣漪)4.jpg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