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足毽隊堅守 傳統運動的發展之路

亞錦賽作為亞洲足毽領域的最高級別賽事,正式規格為兩年一屆。但受疫情影響,近三屆賽事改為每年舉辦,從2026年起將恢復兩年一屆的傳統,下一屆亞錦賽定於2027年舉行。2025年的賽事由中國香港承辦,這也是香港繼第一屆後,再次舉辦該賽事。

1 A協會會長阮愛武(前中)以亞洲毽球聯合會主席身份主持開幕式,並為隊員打氣。.jpg

  協會會長阮愛武(前中)以亞洲毽球聯合會主席身份主持開幕式,並為隊員打氣。

本屆亞錦賽吸引了11個國家和地區參賽,除了中國、越南、中國澳門、中國台灣、泰國等傳統強隊外,還包括柬埔寨、老撾、緬甸等新興東南亞國家,部分隊伍通過外卡獲得參賽資格。澳門隊在此次賽事中表現不俗,經過連續多天賽事,代表隊分別獲得成年組混合雙人及青少年組混合雙人季軍;而成年組男子團體、女子團體獲碟賽冠軍;成年組男子單人獲碗賽冠軍;女子單人、男子雙人、女子雙人、青年組男子團體、男子雙人獲碟賽亞軍;青年組男子單人及女子單人獲碟賽季軍。

成年組混雙季軍.jpg

成年組混雙季軍

融合足球與排球的獨特運動

足毽運動結合了足球技術和排球規則,號稱:「在羽毛球場用足球技術打排球。」除從肩膀到手指尖的手臂部位外,運動員可用頭、身、腳等部位觸球。專案分為網毽和花毽兩種形式,其中花毽因訓練枯燥、對基本功要求高,推廣難度較大,目前賽事以網毽為主。

賽事共設7個項目,包括男女子單人、雙人、團體和混雙等。團體賽為33賽制,每隊配備3名後備運動員,共6人參賽。值得一提的是,全運會還設有四人接力的花毽項目,包括30秒盤球、30秒膝踢等環節,但澳門隊此次未報名該項目。此外,賽事對運動員參賽項目有嚴格限制,不可兼項。為保證女子團體實力,澳門隊未報名混雙項目。參賽年齡分組為甲組18-30歲及30歲以上的乙組。

4 澳門選手堅持多年,功底不俗。.jpg

澳門選手堅持多年,功底不俗。

7B 協會暫時澳門只發展網毽項目.jpg

協會暫時澳門只發展網毽項目

靠熱愛支撐

澳門足毽康體運動協會理事長林錦雄表示協會自2005年成立至今有二十年,集訓隊約有二、三十人,包含男子、女子青年和成年選手,隊員構成多元,既有在職人士,也有大學生。許多運動員兼具運動員和教練雙重身份,如林嘉敏擁有近20年參賽經驗,除了參賽,還積極參與青訓和學校興趣班教學。

在訓練安排上,隊員每週至少訓練三至四天,由於隊員工作和學習等原因,訓練常分批進行。此前澳門隊在中山小欖設有集訓基地,如今該基地已取消,目前正申請國內教練分階段來澳指導備戰。

目前,澳門僅有四至五所學校開設足毽興趣班,每週一節課,學生接觸度有限。體育局開設了針對6歲及以上兒童的暑期班,工人球場也有日常班,但收生情況並不理想。推廣面臨多重困難:部分學校對新增興趣班接受度低;學生學業繁重,放學後補課時間緊張;家住氹仔、路環的學生往返訓練場地耗時較長。儘管如此,澳門足毽協會仍計畫推動學校間友誼賽和聯校賽事,以吸引更多學生參與,依託現有學生群體,努力留住人才。

 2 林錦雄(左)及林嘉雯與隊員合力為澳門共奪得三冠、五亞及四季的好成績。.jpg

 林錦雄(左)及林嘉雯與隊員合力為澳門共奪得三冠、五亞及四季的好成績。

非奧項目的無奈

澳門足毽協會並未獲單項體育總會資格,亦未獲白名單運動員資格,資助有限。集訓費用雖能全額支持,但比賽費用亦會打折扣。器材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從淘寶購買單價12元人民幣的毽球,加上運費後,成本更高。與香港相比,資源差距明顯,香港集訓隊人數眾多,偶亦以全包形式邀請澳門參賽;至於國內部分地區群眾基礎良好,如公園中參與花毽的人較多,這些群眾基礎亦是澳門難以比擬的。

作為非奧運項目,足毽運動員獲得的資助較少。那怕是世界冠軍亦難以維持生活。在大學生賽事中,澳門運動員分散在不同學校,正努力爭取或以澳門聯隊等名義參賽,爭取更多參加賽事機會。

林嘉雯從高小通過暑期班接觸足毽運動,受師姐黃泳文(世界冠軍)激勵,堅持訓練,曾前往中山、國家隊集訓。儘管與高水準選手存在差距,但她從未放棄,如今致力於推廣足毽專案,希望避免人才斷層,留住學生群體,培養新一代運動員。

5B  成年組成員不少都是從初代以學生身份加入,堅持至今。.jpg

成年組成員不少都是從初代以學生身份加入,堅持至今。

8B 澳門女子足毽選手實力強橫.jpg

澳門女子足毽選手實力強橫

隊員們之間有著長達20年左右的深厚感情,因共同的興趣和目標凝聚在一起,推動著項目的傳承與發展。這種團隊氛圍成為運動員們堅持下去的重要動力。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澳門足毽界仍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希望通過更多的學校推廣、賽事舉辦以及與內地的交流合作,提升該項目的影響力。同時,也在積極爭取更多的資源支持,改善訓練和比賽條件。

足毽作為一項傳統運動,其獨特的魅力和文化價值正在逐漸被更多人認識。正如本屆亞錦賽預賽在CCTV5直播所體現的,國家對傳統項目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澳門隊將繼續秉持熱愛與堅持,讓足毽運動可以繼續在澳門傳承下去。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