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方設法 羽毛球傳承難關重重 努力開拓 盼未來從兒童抓苗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總會要培養出精英選手,亦要從兒童開始抓起,像羽毛球總會當年一切都要由零開始,從2008年開始,他們試行舉辦第一期羽毛球兒童訓練班,招生對象為812歲之兒童,作為期三個月的訓練。當年的師資更是代表隊教練周克儉。 A1 孩子們享受羽毛球運動.jpg

孩子們享受羽毛球運動

兒童班師資一流

    首期試辦收三百元報名費而已,每周在當年尚未拆建的望廈體育館設有三堂課,每三個月一期。第一期反應平平,只有6人參加,當中有吳穎嗣及易宇洋,他們兩個在2009年已升上集訓預備隊。除了周克儉,還有找到饒秋玲以及後來轉為全職運動員的陳耀宗接手執教;之後到葉炳輝、麥榮興同李仲佳等教練,直到2010年,羽毛球總會訓練場地搬到澳門蛋,兒童班亦順應搬遷。直至2012年開始, 兒童班轉名為澳門少年集訓隊,訓練後有潛質的小隊,會直接推上集訓隊。

A2  後期兒童班亦漸受歡迎.jpg

 後期兒童班亦漸受歡迎

培訓營體驗深入

    類似針對兒童的培訓計劃,其實又豈止一個。羽毛球總會在得到澳門大學原意向他們租借場地及宿舍後,從2015年開始舉辦少年羽毛球夏令培訓營,舉辧該項活動的目的,除了安排利用暑假作集訓,聘請了世界羽聯認可高級教練員,陪練員來指導外,亦讓青少年有一個能體驗到全職選手集訓的感覺,或有助他們選擇未來的路向。然而後期羽總亦分別向澳大和科大申請,奈何暑期的宿位仍見吃緊,未能讓球員參與集訓集宿,計劃亦已告吹。當年有參加過這計劃的選手,像何莉欣,黃淳謙等,仍有活躍於羽毛球圈中。

A3 兒童班由不少資深教練協助訓練.jpg

兒童班由不少資深教練協助訓練

教練無私奉獻

    然而提到培訓兒童、青少年的最大推手,則莫過於一班熱心的羽毛球球練,多年以來多少教練都是無酬無私的奉獻,他們不計較、不在乎,然而最大的阻礙仍是澳門場地嚴重不足。羽毛球總會亦曾嘗試從代表隊獲分配的場地時間劃分給屬會,然而「順得哥情失嫂意」,再者亦實在沒有足夠的場地可以給大家分享,造成發展上的窒礙。

A6 孩子們從基礎學起.jpg

孩子們從基礎學起

冠軍走進校園

    去年羽毛球得悉廣東省學校羽毛球協會有一個名為「冠軍進校園」活動,於是主動聯繫,並於去年十二月成功在澳門坊眾學校辧了一場,主要是安排曾經得過不同大賽的羽毛球冠軍進入校園,演練和示範給學生觀賞,增加他們的興趣。預計今年應會陸續開展同類計劃。

A8 熱身運動一點不馬虎.jpg

熱身運動一點不馬虎

A9 針對性的多球練習.jpg

針對性的多球練習

前人種樹待收成

    回顧從前,羽毛球總會在有限資源下,挖盡心思給小朋友更多接觸羽毛球的渠道,造就一批又一批熱愛羽毛球的選手,他們不少亦與昔年的計劃有關。

A7 不少集訓隊成員亦協助兒童班學員練習.jpg

不少集訓隊成員亦協助兒童班學員練習

    像八歲入兒童班的歐非龍,原本對羽毛球一竅不通,但剛好:「阿媽朋友的兒子參加了兒童班,於是介紹我去。結果他打了幾堂再沒有回來,但我一直打到現在。」歐非龍在兒童班學了兩年之後,經過專業訓練,練到可以得獎,打到現在已是大學生了。「我都希望可以傳承給後輩,將學到的傳授給他們。」

A4  歐非龍望能協助培訓新一代.jpg

歐非龍望能協助培訓新一代

    至於早在七、八歲加入球會學羽毛球的吳穎嗣,十歲那年成為首屆兒童班學員。「看到宣傳話開班,是爸爸帶我去的,當時不知會不會入集訓隊,當年只是喜歡打波。」她感到停辦兒童班相當可惜,「我那一屆人很少,但後來人數了,都有要求集訓隊隊員幫手帶那些兒童班學員,我還記得現在好些U13U11 ,我以前亦有份帶過。

A5 吳穎嗣想當年是首屆兒童班學員.jpg

吳穎嗣想當年是首屆兒童班學員

A10  今時今日的比賽頂尖兒,當中多少是透過兒童班學起?.jpg

今時今日的比賽頂尖兒,當中多少是透過兒童班學起?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