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威利 - 澳門體壇解密 澳門體發展歷程 其實只有短短三十五年

蕭威利  -  澳門體壇解密

澳門體發展歷程  其實只有短短三十五年

  轉載自澳門論壇日報 -

  前體育發展局局長蕭威利日前接受葡文澳門論壇日報 ( Jornal Tribuna de Macau ) 採訪,暢談對澳門體育發展的歷程。訪談中他回顧了澳門早期的體育狀況,透露了三大運鮮為人知的內情及表達了他對體育在今後澳門發展中的看法。

蕭威利表示澳門政府在1986年才首次在施政方針上論及體育發展

澳門體育發展的歷程

論壇:說說澳門體育發展的歷程

蕭:  澳門給人一種錯覺,好像體育發展有悠久歷史,但這並非事實。和香港地區或其他國家相比起來,澳門的體育運動在早年有很大的局限性,導致我們本地體育的發展受阻礙。這些局限性跟澳門的歷史有關,可能很多人忘記了,在葡萄牙四二五革命以前,澳門並沒有結社的自由,沒有本地的體育會,更別說創立不同項目的總會加入地區或國際體育組織了。當時,如果澳門運動員有天賦或才能,他們也會被派往加入葡萄牙國家隊。(記得有哪些有天賦的項目嗎?)例如曲棍球和乒乓球,在澳門就有不少引入注目的選手。

         澳門體育發展的另一局限,也和澳門過去的生活方式有關。居住在澳門兩大族群,大部份都是移民,無論是葡萄牙社群還是華人社群,他們都是背對背,各自進行自己的體育活動。比如學界,已消失的葡萄牙青年軍校、三巴仔、利宵、商業、鮑斯高有他們自己的比賽,以中華教育會為首的親中愛國學校有他們自己的比賽,澳門天主教區的學校又有他們的比賽。各自為政,對體育發展也是另一種障礙。

         回顧一下澳門體育方面今天的獨立和國際化發展,實際上只經歷了35年。在以往,葡人社群裡面最觸目的“國際性”賽事,就只是與香港進行年度曲棍球埠制賽,那時候香港有兩隊,澳門有一隊曲棍球隊。澳門唯一的曲棍球會,每年對外的比賽就是和廣州或香港交流,活動也沒有很多預算。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的情況也大概一樣,上世紀澳門的主要體育項目就只有大概六種,比賽規模也一直處於小範圍交流。


 早年的澳門「國際」體育賽事就只有港澳曲棍球賽

論壇:如何開始這三十五年的歷史

蕭:     葡萄牙四二五革命以後,葡萄牙國家政治發生改變,到1975年,當時的總理才作出批示,澳門的體育運動可以自主化。但是,直到1979年澳門實際才實行體育自治。澳葡政府直到那時才廢除當時的(澳門省)體育委員會。

論壇:所以這是轉捩點了?

蕭:    是的。該會指導或支持體育活動,但當中成員都是兼職,主席多為軍人,他們都沒有經過任何專門培訓。該會給一些選手參加埠制賽或某些體育活動場地使用等提供象徵性的小額補助,僅此而已。在19791980年度,體育委員會被廢除,並成立了青年體育廳,後來所屬的教育文化司處(等同回歸後的教青局)也進行改組(在教育文化暨旅遊政務司的結構內)。我在那時加入教育文化司處,它的領域包括社團體育、學界體育和大眾體育。我主要參與青年體育範疇,那時來了首批來自葡萄牙的體育技術人員,用以促進體育,開展不同的體育活動,並建造了一些簡單康樂設施。

直到1986年,政府才第一次在施政方針,有一段落談論體育,並創設體育總署、體育委員會,以及之後設立體育發展基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門奧委會也成立了,這是面向重大國際比賽的窗口,澳門隨後自發參加了亞運會。1990年,澳門第一次參加亞運會就是往北京。我們的代表團派遣了100多人。

此外,那時候也創建了現代的法律框架,讓單項總會得以成立,這些總會在區域和國際範圍內成為分支機構,他們鼓勵國際交流,政府則在財政和後勤上支持各個總會。澳門也申舉包括東亞運動會在內的多個大型體育活動。另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是1993年在韋奇立政府時期,在理工學院內設立了體育高等學校。

在過渡時期,在韋奇立將軍管治時,葡萄牙政府就奧林匹克運動製定了總體規劃,包括目前的奧林匹克游泳館所在地和澳門運動場的建設,以及鮑斯高的體育綜合體,當中包括多功能場地、游泳池和人造草坪等。所以,過去就是這樣,澳門的體育歷史其實很短,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局限性。

 澳門於1989年成為亞奧理事會成員後每屆亞運會都出席加, 惜到現在仍未能加入國際奧委會。

回歸後的大型盛事與新建場館  當時"意在沛公"

論壇: 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後,因應東亞運動會、葡語系運動會和亞洲室內運動會的舉行,體育迎來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在基礎設施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

蕭:    是。這也許要歸功於奧林匹克運動的影響力、澳門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出現以及我們在1989年成為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成員。這也要歸功於政府的開放性,它將重大國際賽事帶到澳門。東亞運動會申辦籌劃是在澳葡時期已完成,奧林匹克運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計劃,則是在過渡期階段製訂。我還必須強調,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以後,這兩項計劃也得到了行政長官的徹底重新規劃。以前,兩項目的規模不大,是根據我們當時的財政能力和其時社會的意見量身定制。而這兩個項目在規模和財政能力上,後來都進行了徹底的改變。而這一切,在東亞運動會上就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自己也為此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坦白說,最初的計劃要比最終的規模真的簡單很多。


東亞運會的舉辦讓澳門展現給世界外,亦吸引國際知名品牌進入澳門。

論壇: 事實證明,新規劃更適合澳門嗎?

蕭:       這已經得到證明。當時做出這種規模是比較合適,在澳門成立初期,行政長官給我的任務之一,就是讓澳門展現在世界地圖上。那時候,澳門不為人知,對中國內地來說,許多人不知道澳門在哪裡。跟當時已經回歸祖國的香港相比,情況非常不一樣。因此,我們非常需要為澳門做宣傳。正因為如此,政府才希望通過體育運動,通過組織綜合性運動會和其他重大賽事,並在精英運動員和頂級隊伍的參與下,促進澳門的國際化。這是澳門政府的願景,這樣一直持續了八、九個年頭,直到2009年。

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我已經完成了我被委托的任務。東亞運動會開幕式那晚之後,北京一位高級官員就告訴我:“如果說我們是可以預見(澳門東亞運那麼成功),那我們不會感到驚訝,但這是並不是我們原先預計的情況。我們沒想到,隨著東亞運動會的開幕式,澳門一夜間在全中國廣為人知。” 電視收視率方面,東亞運動會基本與全運會持平,這點也可見,澳門東亞運的任務已經達到。

我可能有點誇張,但我還是認為,隨著東亞運動會、葡語系運動會和亞洲室內運動會的舉辦,澳門已經超越了香港。我們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在運動項目方面,我們證明可以辦得到各種比賽,我們與國際組織和聯會就體育設施進行了合作。他們派遣專家與我們一起設定規格。然後,我們把要求整理出來,讓工務部門進行所需要的各項設施工程。

澳門主辦首屆葡語系運動會充份發揮了澳門在聯繫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平台角色

論壇: 在三年內組織三項重大體育賽事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您有沒有遇到任何特別困難嗎?

蕭:       當然,困難幾乎每時每刻都出現。但是,我很幸運能夠擁有一個有遠見、有志於實現澳門現代化、希望提升澳門形象和促進旅遊的政府。最重要的是,特區政府為澳門配備了世界一流的設施。

這三屆運動會留下了巨大的遺產:就體育和輔助基礎設施而言,它們極大地裝備了澳門並使之現代化。運動會也為許多年輕人提供了新的工作機會,他們接受了運動會籌備過程的培訓。很多時候,當我們談論運動,似乎只是比賽⋯⋯但事實並非如此。技術規則、市場營銷、電視轉播、國際關係、競賽籌劃等領域,會創造出許多就業機會。最重要的是,我們大家共同為運動會的成功而努力,從這意義上來說,它為澳門創造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凝聚力。

論壇: 根據當時設定的目標,這些設施應在運動會後服務於民眾,你認為做到了嗎?

蕭:       我認為做到了。在東亞運動會之前,坊間存在一些誤解。比如那時候,沒設施,人們抱怨。當他們建造時,人們還是抱怨。以澳門綜藝館的情況為例,大家都明白它有需要升級改建。當正在進行裝修工程,自然無法使用。在改建或建造新設施過程中,可用的設施自然較少。而在建造和完工後,我們當時要用作試運轉以測試場地,以確保他們能夠應用到比賽⋯⋯這是必經的過程。我們都經歷過那麼一個階段,只是有些圈外人不清楚這些問題。

東亞運動會之後,葡語系運動會和2007年的亞洲室內運動會都來了。從2002年至2007年,在此期間建造和改造了10多個體育設施,因此,在此期間,考慮到澳門是一個開放、自由、具有民主制度的社會,人們對我們的印象就是:這些設施的建造都不是為了民眾。但是,今天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為體育服務。運動會結束後,所有這些設施都仍在使用中。現在,無論對與錯,面對這些爭議,應該說這些只是與管理和規劃有關。

「澳門蛋」的設計初心並不只為舉辦體育活動的

論壇: 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澳門蛋)的使用率不高嗎?

蕭:       建造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時,本身就並非以體育為考慮,它要考慮的是會議和展覽,用於官式活動,以及文化和體育活動。你說為何要這樣規劃?當時,我們澳門沒有舉行大型宴會的空間,除了舊文華東方酒店,我們沒有一家優質的酒店,有足夠的空間,來接待2005年東亞運動會的官員和運動員。

再舉個例子,2000年,當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來訪澳門,我們就不得不在澳門綜藝館上臨時設置宴會廳。那時,所有的金屬框架用發泡塑料等包裝掩蓋柱架。我們也為了確保主席座駕進入的安全性,而專門設計了一個平台⋯⋯

因此,看似為體育服務的東亞運動會體育館的最終目標是甚麼,只要查看該場館的設計即可知道。它有一個主場館和一個劇院式的副場館。如果我沒記錯,主場館內就有可供1218種語言翻譯的系統工作空間,可見它不只為了運動的。還有體育館內廚房,那中央廚房的大小,與一個籃球場差不多。

論壇: 但即使如此,它今天也沒見舉辦很多活動⋯⋯

蕭:       澳門已擁有這一切,它也能提供太多東西。很明顯,現在我們所有人看到這場館時還在說:“這隻大白象到底用來做什麼?”其實,體育局已將其用於比賽和訓練⋯⋯無論如何,澳門蛋已很好地實踐了它的重大使命,為澳門爭了面子。現任政府就很正面地使用這裡進行所有官方儀式活動。與許多國家地區一樣,我們都需要一個裝備充足、能滿足官方儀式需要的地方。這樣想,它不是很值得被建造嗎?政府接收了這個場地,在那裡舉行過文化之夜、接待國家主席的活動。澳門蛋的設計,就是為此而生。以往,中國和葡語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論壇,也曾使用這裡。我們在那裡有足夠的停車位,還有一個可以支援大型宴會的特大廚房,並有空間放置電腦,來設立新聞中心支援記者工作。澳門蛋具備所有的設施,在過去近20年裡,他們本可以更多地使用澳門蛋,當然,當最有影響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會來到這裡,在重要儀式上能應用上這個場地,澳門蛋就已彰顯了它的價值。

論壇: 現時,該區又建立了運動員集訓中心,澳門真的缺乏這種基礎設施嗎?

蕭:       以前,是的確缺乏,但是今時今日,這規劃已經過時了。我必須說,這種計劃是屬於我的時代,澳門當時的酒店、設施和土地都不足夠,特別為運動員設置集訓中心就有其必要。但如今,它並不是必要的,因為要找到這樣的配套已經很容易。建造場地很容易,現在如何更好地使用它,對於體育界和該設施的管理者來說將是巨大的挑戰。與其建設集訓中心,當時他們應該建造其他更有需要的設施場地。

論壇: 例如?

蕭:       足球場、具有較高天花的多元化室內體育空間,可進行諸如國際象棋、舞蹈、柔道或滑板之類,他們將會有更長效的使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集訓中心是真的過時。試想,現在的綜合度假村的任何一所酒店,都可以為任何項目的集訓提供良好的住宿、食物和配套設施。


大賽事辦不辦?體育如何配合今天澳門發展?

論壇: 如果您今天再次擔任體育局長,您的首要任務是什麼?

蕭:       繼續投資於澳門居民的生活品質,就是繼續發展大眾運動。但是,也有必要將“大眾運動”與競技體育分開,又或者說有單項體育總會的項目區分開來。當我們講社團體育時,它應該轉向對外的項目,它不是供普通個人的消閒運動。現在,還應該在學界體育與單項體育之間建立連接,因為現在它們存在鴻溝,難以培養精英。讓運動員的生涯、成長方面,有一個發展梯次。各項比賽之間要協調,例如目前運動員在不同比賽中經常重複出現。某些情況下,學生一邊在參加學界的比賽,晚些他們又要代表球會參加總會組織的聯賽。我知道,這要改變並不容易,在葡萄牙這也一樣是現成的問題,但我們地方那麼細,是有必要更好地進行互連互通,避免這樣殘酷。同時,我們要考慮運動員,充分利用好設施。有時候,他們在某些體育比賽上是很缺乏分齡賽。

市民的生活質素是重要的,有必要發展大眾體育。但在社團的體育裡面,他們是與其他國家地區比賽,所以是要嚴肅看待。今日今日有運動員和技術員都是受薪,因此也就是要做出成績來。不能再徘徊在大眾體育水平。澳門體育的有識之士就是要考慮這些,把學界體育和社團體育聯繫起來。

當然,毫無疑問,在政府方面我會建議他們建一個足球學校或一個足球天地,無需要建很大的運動場,但需要創造一個地方給初學者試手,作為起步的地方。現在,我們擁有土地,這在過去則是一個很大的困難。

論壇: 您是指新填海區嗎?

蕭:       至今,我們已開闢了很多土地,所以我認為有條件建立更多運動場地,不僅考慮大人,更要考慮青少年。我認為要新建場地,不只是為了大型足球,它是用來讓孩子們能在上面跑動和接觸足球,獲得感受、繼而產生興趣。我舉個例子,“巴黎人”對面那一片以鐵塔為背景的草坪,如果用來做足球場或足球公園,兩個月內就能做出來。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意思是可以很簡單就做出來。

論壇:  在足球的競技方面,澳門的俱樂部是否值得聘請如此多的海外球員參加一個觀眾席空無一人、毫無收益的錦標賽?重點不應該更多地放在本地人的培訓上嗎?

蕭:       沒有人擁有絕對的真理,我也不知道我的理論是否行得通。每個俱樂部的主管都有自己的開展計劃的理由和方式。如果現在有更多的球會、有更多從海外引進來的球員,我認為也是好事。我會支持,我也很高興。在自由結社的規則裡,每個人都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但另一方面,我看到有些球會、社團有這種熱心情況,但在項目總會級別上卻沒有,這卻是澳門的一大問題,這樣項目也就沒法發展。投資人想要有成果,不只考慮青少年,而是比賽出來的成績。而培養任何類型的運動員(尤其是足球運動員)都需要花費多年時間。培訓不僅理論,還有提供體育鍛練、經驗和設施環境。然後,必須有質素的技術人員,不只教足球技巧或戰術,而且還要教育他們行為。

必須要有層級和有規劃的聯賽機制,如果他們缺少比賽,就無法在本地內部或區域上取得進步。我能理解為什麼澳門會有這種發展差異,這情況,我們所有人都有責任。每個俱樂部都在用各自的方式經營,以發展足球。我理解這一點,因為每個俱樂部都有自己本身內部的問題。因此,對於政府來說,要更有勇氣鼓勵,例如,如果我們想使用足球來推廣澳門,要從旅遊和經濟角度考慮時,其實培養青少年,也是很重要的。

論壇: 通過主要的國際團隊在澳門組織賽事?

蕭:       不僅如此。通常,人們只有理論,但要取得良好的績效,必須進行投資,它必須是盈利和有專業性。

論壇:但是,這種足球職業化的可行嗎?

蕭:       大概吧。但是,這必須是從經濟領域進行,而不是社會文化範疇。行政長官說出要每月舉辦一個重大體育賽事,不是偶然性的,他是看得見對經濟和旅遊都會帶來效益。

國際足球賽事可帶動球迷來澳

論壇: 您認為在疫情大流行之後,澳門能夠實現每月組織一次大型活動的目標嗎?

蕭:       我認為可以。至少,本屆政府已經就“國際性”發表了清晰的講話,它不是要三流節目,而是必須成為遊客感興趣的活動,是使高素質遊客想觀看的一場精彩比賽,讓他們吃得好、並享受其他娛樂活動,澳門就是提供這些娛樂活動的地方。

在2009年至2019年之間,重點是通過“全民運動”的大眾體育來改善生活質量。因此,澳門的大型活動消失了。在這些旨在推廣澳門的運動會(東亞運、葡語運和亞室運)之後,體育運動就被踢到一邊,浪費了很多時間和機會。因此,從2020年開始,我們就抱有很大的期望。

曼聯當年來澳作賽場面熱鬧

論壇:舉行這些大型活動計劃,目前最有可能的項目是什麼?

蕭:       足球是一項可以帶來頂尖隊伍和好球員的運動,正如澳門之前所證明的,只要是頂尖足球賽,如當年巴塞羅那、曼聯、波爾圖、格雷米奧與中國及葡萄牙國家隊到來時,運動場每次都座無虛席,一票難求。籃球也有這樣的可能,我們擁有優質的公共和私營籃球場館,可以引進有質素的籃球賽事到來,只是過去不同的度假村會用他們不同的方式來宣傳,有他們自己的宣傳角度。

我們還可以考慮從拳擊、綜合武術如UFC或冰上運動(包括夜間花樣滑冰),可以由搏擊運動開始,這從根本上就是一種文化體育節目。我記得當時曾向行政長官提出過六、七個項目。另外,毫無疑問,大賽車是必須繼續經營下去。

蕭威利提出於金光大道設置一常規大賽車賽道

論壇:最近,你提出意見說把大賽車搬到金光大道,但考慮到東望洋賽道的歷史,您認為可行嗎?

蕭:       毫無疑問是可以的。但是,我也重申自己是支持在東望洋賽道繼續進行大賽車,早前的訪問有人誤解了我的意思。當時我說的是,如果有意發展新項目或是以每月舉辦一次大賽為目標,現在都該是改變並改善我們已經在做的大型活動。

我舉一些例子,例如女子排球。我們必須再次確保有像巴西、中國、日本這樣的勁旅到來,因為那就是澳門的市場所在。為此,我們就必須去參加那些聯會出席有決定性的會議,表明我們的立場。

而就大賽車而言,我並不是為了終結東望洋賽道而這樣說,大家停一停、想一想,我們繼續圍繞東望洋賽道進行比賽,但同時,我們還可以在金光大道設置一個更好的賽道,這樣,就可以進行更多常規比賽和測試,設施能長期性利用、條件更好,而且不會給澳門居民和生活帶來不便。對新賽道周邊,也會起到活化作用。

我喜歡討論想法,但是當人們開始討論……當社會上已準備好了,我就會保持安靜。然後,(設新賽道)還有一個原因:一級方程式賽車,這才是對車迷最大的吸引力,也是頂級賽事,而在東望洋賽道上,顯然沒有舉辦的條件。因此,我們需要新的賽道。

蕭威利指澳門日後可考慮舉辦UFC牶擊類活動

論壇:體育圍繞你整個職業生涯,有甚麼重大計劃或抱負沒有實現?

蕭:       當然,這說不上是個人抱負,是從澳門整體上考慮的。在以前和澳門特區時代,我曾受邀去澳廣視、澳門基金會、理工學院、衛生部門、國際事務辦公室、行政長官辦公室還有輕軌公司等,但我一直拒絕,我說:“我無法勝任,我只喜歡體育。”我忠於這個範疇,並且我認為自己有自信在此領域貢獻,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在澳門做體育運動。

而我最大的心願,很明顯,自體育總署成立以來,從1986年起我就一直為這件事工作:讓澳門加入國際奧委會的大家庭。澳門奧委會成立兩年後,我們成功加入亞奧理事會(可以參加亞運),但不幸的是,我們仍然不在國際奧委會成員之列。加入國際奧委會從而參與奧運,合乎運動員的期望,讓澳門運動員感到公平些,並會讓《基本法》中的相關規定得以彰顯。因為令人難堪的是香港已在國際奧委會內。而對比香港,澳門對體育投入了很大心力,在區域內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最後,奧林匹克憲章已經改變,現在加入它必須是主權國家。但是,我們加入的申請,是在改章決議之前已提出。更最重要的是,國際奧委會至今也從未在口頭或以任何形式對澳門作出拒絕。當然,現在我已不在此範疇,我沒有職責。不過,我將一直捍衛澳門加入國際奧委會的權利,至少直到2049年。之後,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蕭威利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澳門能夠加入國際奧委會

後記  :“忠誠的朋友”

我們被蕭威利詼諧和精練的說話吸引着,並從中感到他對飲食也有像它對體育一樣的忠誠,就像這天他在氹仔凱撒餐廳,點的是葡萄牙傳統鱈魚馬介休,在享用之前,他又堅持按照傳統,以葡萄牙菜湯作為起始。從每個人的歡笑聲可以確定,說明這是一次輕鬆、愉快又有建設性的午餐。


 *採訪為受訪者口述,Ana Albuquerque收集並記錄

標籤: